您好 欢迎来到涂附磨具网  | 免费注册
远发信息: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
手机资讯手机资讯
官方微信官方微信

新材料产业迈入“快车道”

2019-08-22 09:01:47|宏观经济
摘要 近日,化工企业“巨头”德国巴斯夫公司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宣布,双方已经就进一步拓展合作达成了协议。协议内容显示,巴斯夫将提供材料开发方面的技术专利,而重庆延锋安...

近日,化工企业“巨头”德国巴斯夫公司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宣布,双方已经就进一步拓展合作达成了协议。协议内容显示,巴斯夫将提供材料开发方面的技术专利,而重庆延锋安道拓将负责为生产运营提供支持,并进行市场调研和材料测试。

这并非是重庆汽车行业探索新材料应用的个案。据了解,汽车行业作为重庆老牌支柱行业之一,早在数年前,就展开了关于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的探索。到了2018年,重庆各车企开始频频宣布有新技术、新材料应用到汽车制造上。

业界专家表示,新材料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与先导,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重要成就,技术水平日益提高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在形成。但总体上,我国新材料产业仍需突破高端产品关键技术依赖进口、产学研合作不密切等短板,让产业实现“由大到强”的飞跃。

据新材料产业协会预测,2019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.48万亿元,2023年达到8.73万亿元,2019~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8.15%。

呈现欣欣向荣景象

进入2019年以来,随着辽宁、天津、厦门、贵阳等十余个城市相继出台鼓励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政策,新材料重大项目在全国各地签约和落户的消息不断传出,汽车、电子、石油化工、建材、医疗等领域也不断宣布有新材料诞生和应用的消息。整个新材料产业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连日来,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重庆多家车企表示,运用新型复合材料的汽车、摩托车已经开始投产。今年2月,宗申产业集团旗下的宗申机车SOLO新能源工厂在宗申工业园正式投产,该车与传统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车架采用新型复合材料,比传统同类型钣金件降低30%~40%的重量;同时,在一批传统车企里,也诞生了诸多型号搭载了新材料、新工艺的新能源汽车。

除汽车领域外,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材、电力等行业新材料也有广泛应用。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运用电缆防火新材料提升安全水平、云阳工业园区人和组团PP合成新材料项目投产运营、泰石岩棉(重庆)新型保温材料投产,2019年预计一期产量8万吨……

记者还了解到,近两年来,包括特种玻璃、超硅半导体、石墨烯材料、航空钛合金等在内的新材料生产企业和研究团队,也纷纷落户重庆。其中,今年4月,诺贝尔奖(重庆)二维材料研究院正式落户两江新区,成为重庆首个二维新材料研发平台项目。

“重庆的新材料产业起步算是比较早的,但早些年,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。近两年来,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,整个产业有了质的飞跃。”业界人士坦言,在2017年,重庆出台《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前,新材料产业多是各企业自行摸索,政策提供的支持十分有限,而在该《方案》出台后,在政策“春风”的吹拂下,重庆各个行业开始全面发力,抢占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变革的“制高点”,这也让新材料的发展步入“快车道”。

新材料“钱景”广阔

“新材料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‘中国制造2025’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,其发展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。”重庆市经信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新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柱,新材料产业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,其地位决定了政策支持的力度。另外,当前全球资源短缺、能源、环境污染态势紧张的现状,也决定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必要性。“综合各方因素来看,新材料产业注定是一个‘朝阳产业’。”

重庆多位从事新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也介绍说,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,2010年,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大约是6000亿元,到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了3.9万亿元,“其增长速度让业界的都感到惊讶”,同时,当前我国的稀土功能材料、先进储能材料、光伏材料、有机硅、超硬材料、特种不锈钢、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也居世界前列。

“由于我国新材料市场起步较晚,当前市场空白还很大,这也给从业者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。”业界专家普遍认为,国内新材料市场是一个数万亿元级的“蓝海”,一些抢先吃“螃蟹”的人,几乎都得到了市场正面的回馈,这也给后来者提供了先例。同时,当前的市场空白远没有填满,市场需求也还在持续增长,因此,新材料产业未来的“前景”与“钱景”还十分广阔。

既要壮“基础”也要上“高阶”

“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,没有核心技术就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,再大也不堪一击。”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、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说,目前我国国民经济需求的130种关键材料中,约32%国内完全空白。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发展慢,仍处于跟踪模仿和产业化培育的初期阶段。新材料产业,这一极具价值的“蓝海”,亟须补短板强实力。

“尽管我国新材料产业已经初具规模,某些领域也达到了世界水平,但总体来说,还面临着‘大而不强’问题。”此间,致力于环保材料研究的专家程浩告诉记者,整个新材料领域目前普遍面临关键产品核心技术依赖进口、产学研配合默契不足、专业人才匮乏、资金紧张、实验技术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。

在程浩看来,这众多问题中,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资金紧张尤为突出。“以前,我曾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个环保材料研究的公司,但由于前期投入过大,又没能找到后续支持,只能‘关门大吉’。”程浩称,新材料具有投入大、周期长、产业风险放大的特点,没有长时间的持续投入,很难开发出稳定的产品,“不少中小企业在开发新材料时遭遇‘心有余力不足’的尴尬。”

重庆新材料产业联合会的相关负责人也提出,目前,我国新材料企业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,跟踪仿制多,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及技术,在高端产品领域缺乏竞争力;部分新材料领域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,新材料产业投资支持的是一些“点”,尚未形成以点带线、以线带面的联动效应;以及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等问题。

“发展新材料产业是一项长远的工作,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打好‘基础’。”采访中,多位业界人士表示,我国新材料产业在金属材料、纺织材料、化工材料等传统领域基础较好,但在一些电子、航空、生物医用等领域基础却很薄弱。同时,各个地区因工业基础不一样,其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情况也各不相同,因此,各省市应当扬长避短,从优惠政策、人才培养等方面打牢基础,为新材料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。

重庆市科协的相关人士则建议,推动新材料产业“由大到强”,可以从完善新材料实验技术标准、营造自主开发的机制和环境、加速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着手。

此外,还有专家认为,发展新材料产业可以走“梯级培育”道路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加快推进先进基础材料转型升级的同时,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发展急需、市场潜力巨大且基础较好的关键材料。各地在新材料发展优势领域的基础上,注重原始创新,重点培育一批前沿新材料企业,推动新材料产业由基础向“高阶”发展。


  ① 凡本网注明"来源:涂附磨具网"的所有作品,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涂附磨具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涂附磨具网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※ 联系电话:0371-67667020
登封市蚂蚁磨料有限公司
一钻商城